今年以來,瀛洲司法所以“五比五評”活動為抓手,凝聚普法合力、創新法治宣傳方式、豐富法治宣傳內容,深入推進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引導青少年從小掌握法律知識、樹立法治意識、養成守法習慣,為青少年成長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潤物無聲,播撒法治的種子。瀛洲司法所深入實施“八五”普法規劃,以 “送法進校園”為契機,積極開展以憲法、民法典、疫情防控、道路安全知識等為主要內容的普法宣傳活動,不斷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是司法所的一項重要職責,涉及管理對象大多已有子女,司法所干警通過平時走訪、節日慰問、心理疏導等方式從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關心他們及其子女。同時將法治教育延伸到家庭、學校,通過送法律書籍、贈學習用品等方式進行幫教,用真情觸動心靈,為管理對象解決實際困難,使其樹立重新做人的信心、立志遵紀守法的恒心,促使他們順利地回歸社會,也在這部分管理對象的子女心中播下法治的種子。
凝聚合力,共護祖國的未來。瀛洲司法所結合“八五”普法工作,深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協調相關職能部門,進一步提升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整體合力,將普法由“獨唱”轉變為“大合唱”,助力青少年法治宣傳工作落實到位,掀起青少年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熱潮。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常態化開展系列青少年法治宣傳活動,在轄區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格局。今年以來,司法所共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開展青少年法治宣傳活動10余場次。
創新新式,讓小苗茁壯成長。“法治+紅色教育”。瀛洲司法所結合紅色文化與司法行政實踐,以司法行政為紅色傳承發展保駕護航,積極開展“法治+紅色教育”宣傳活動,將紅色資源傳承發展與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相結合,進一步厚植紅色底蘊、培育法治意識。績溪是一片充滿紅色印記的土地,大地上流淌著許許多多革命烈士的鮮血,也發生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通過紅色故事的講述,重拾紅色記憶,教育引導轄區青少年學習革命戰士以勝利為目標,嚴守紀律、堅韌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促進愛國守法意識根植于心。“法治+家風家訓”。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瀛洲司法所將家風家訓納入青少年法治教育內容。以《家訓里的故事》一書為載體,開展“家風家訓”專題宣講活動。圍繞什么是家風家訓、傳承良好家風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傳承良好的家風家訓,重點宣傳了瀛洲章氏家訓,結合名人的事跡、典型的社會事件、輿論的熱點話題入手,講述家風家訓的古今意義。旨在引導轄區青少年從自身做起,注重家庭、家教、家風,樹立良好的家風家規意識,為形成良好的民風、國風貢獻力量。“法治+心理教育”。積極開展“管好情緒 珍愛自己”“如何與同伴愉快相處”等主題法治教育進校園活動,采取游戲互動、心理測試等形式,引導青少年關注心理健康教育,正確疏導情緒、化解矛盾;同時,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等重點法條進行剖析,詳解關于禁毒、反詐、網絡管理、防范校園欺凌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引起家長對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重視,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避免青少年因心理問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法治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瀛洲司法所將積極探索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新載體、新模式,增強未成年人的學法積極性,不斷提高瀛洲鎮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整體水平,為未成年人創造更加良好的成長環境,使孩子們遠離犯罪、健康成長。(洪航毅)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