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績溪縣華陽鎮黨委以“三抓一增強”為總抓手,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三級同創”示范工程,構建完善服務群眾六級聯動組織體系,有效推動鎮、社區、小區(網格)三級黨組織同軸共轉、同向發力,不斷在實踐中開創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城市基層治理新局面。
堅持“紅色”引領,繪好基層治理“同心圓”。組織實施“旗幟領航,筑強堡壘”行動,不斷夯基固本、立柱架梁,為基層治理激活“紅色引擎”。一是聚焦組織聯動。由縣委副書記擔任鎮“大黨委”書記,兼職委員由6個行業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持續強化“大黨委”軸心作用。同時,在6個社區組建“大黨委(總支)”,吸納54名聯點共建單位分管領導擔任兼職委員,各兼職委員利用本單位資源優勢,協調解決社區難點、熱點問題126個、爭取資金985萬元。二是聚焦基層基礎。深入推進“多網合一”,合理劃分全科網格47個,組建網格黨支部41個、黨小組124個,設立小區黨支部42個。選優60名社區“兩委”干部、21名社區專職工作者,育強47名網格長和108名專兼職網格員,配備2241名樓棟(巷、片)長結對聯系23206戶群眾,確保黨的組織和工作觸角進樓入戶。實施社區后備干部隊伍“雛鷹工程”,開展“頭雁”提能、“骨干”提質、“青苗”提升三項行動,先后組織集中輪訓、異地學習、換崗實操61次,著力打造專業“紅領”團隊。 三是聚焦新興領域。深入實施“五大行動”,充分發揮社區兜底管理作用,抓好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組織開展黨組織組建“百日攻堅”行動,推動鎮域內非公領域黨組織覆蓋率超80%。緊盯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指導優速快遞組建黨組織,在鎮級、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置7個“紅色護騎加油站”,為“騎手小哥”提供服務400余次。同時,向新就業群體“派單”26次,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56次。
堅持“三治”融合,跑出基層治理“加速度”。推深做實“黨建+三治”,不斷增強基層治理“內生動力”。一是引導居民自治。全面深化社區協商機制,強化“一約四會”建設,探索推進居民議事規范化,有效發揮“五老工作室”“毛毛調解工作室”等民間調解組織作用,全年共化解矛盾糾紛92起、不穩定因素6起。二是加強基層法治。扎實推進法治文化進社區,圍繞綜合治理、民生保障、環境保護等重點工作,建立“法律顧問每周固定服務日”制度,提供“保姆式”專項法律服務;深化“黨建+信訪”工作,全力開展“四重”信訪突出問題攻堅,共接待來訪群眾121批次;開展防范打擊電信新型網絡詐騙、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加大“國家反詐中心”APP推廣力度。三是促進社會德治。以《章氏家訓》為藍本,整理挖掘《周氏家訓》《陳氏家訓》,組織好家風家訓誦讀;連續舉辦“黨旗下的社區鄰里節”活動36次;開展“擁抱春天、播種綠色”“沐浴書香、共待花開”“五月康乃馨、愛心獻母親”等各類活動235場次,覆蓋受眾3.1萬人次;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大篷車”活動4次。持續開展月評“華陽好人”活動,共計38人獲評。
堅持“窗口”前移,打造基層治理“新名片”。推行工作重心下沉、服務資源下沉、干部力量下沉的“三下沉”工作模式,構建“群眾呼、干部到”長效機制。一是服務內容“無死角”。建立“一圖、二志、三先、四卡、五員”的全方位網格服務體系,編制常態化服務項目16個。推行“群眾點單—網格接單—社區銷單”的“三單”模式,深化黨員干部包聯網格、走訪群眾制度,通過網格走訪、電話熱線、居民微信群反映等方式,收集群眾意見1328條,解決熱點問題846個。二是服務載體“多維度”。實施黨群陣地改造提升工程,不斷優化7個各層級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布局,探索實施“智慧社區”,推動衛健、公安、民政、人社等部門窗口和數據下移社區,有效構建最貼近黨員、群眾的“橋頭堡”。深化“黨員設崗定責”活動,引導黨員根據個人意愿和特長認領服務崗位512個。組建56支以黨員為主的志愿服務隊,參與聯防聯控、應急救援、環境整治、糾紛調解等工作200余次。三是服務品牌“全覆蓋”。以“紅動新華陽”黨建品牌創建為契機,積極探索城市基層黨建與為民服務水平融合發展、創新提升的新方法和新路徑,推動“一社區一品牌、一網格一特色”總體目標初步實現,涌現出“ 紅映來蘇 橋連萬家”“紅霞滿天 澗水福民”“紅心聚力 鳳舞靈山”等一批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示范典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