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績溪縣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根本保障,大力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聚焦產業發展、人居環境、鄉風文明、社會治理、基層黨建五項重點工作,在全國首創村(社區)黨組織“爭先創星”做法,打造助力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有效破解黨建與中心工作結合不緊密的難題,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不斷推動鄉村振興邁上新臺階。
聚焦重點工作,精準定“星”,鍛造硬核堡壘。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引導樹立比學趕超的競爭意識,實現基層黨建、干部能力水平、農村經濟發展、農村人居環境、社會治理水平“五個明顯提升”。細化考評指標。聚焦五大振興,結合鄉村振興“五百工程”及當前“三農”工作重點,出臺《關于開展村(社區)黨組織“爭先創星”活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明確產業發展、人居環境、鄉風文明、社會治理、基層黨建5項重點工作創建標準,每項重點工作再細化,形成25條考評指標。體現梯次差異。根據資源、區位不同,因村制宜,分別制定實施村級黨組織和社區黨組織《2022年度“爭先創星”創建標準》,適當調整考評指標。每獲評一類“先進村(社區)”,賦予村(社區)黨組織一顆星,最多不超過五顆星。同時根據星級制定合理的獎勵分配方案,適當拉開差距。實行動態管理。建立星級村動態管理清單,實行“先進村(社區)”動態管理,不定期開展星級測評回頭看工作,對在工作中出現重大失誤,或者在上級檢查中造成負面影響的,及時撤銷稱號,村(社區)干部不再享受相關待遇。對弄虛作假騙取榮譽的,追回績效獎勵,并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完善工作機制,嚴格評“星”,凝聚強大合力。聚焦公平公正、樹立導向,制度化、程序化推進評“星”,確保有目標、有標準、有舉措、有成效、有抓手、有氛圍,形成工作合力。嚴格考評制度。緊扣年度工作安排、每月調度推進、每月自評復核、年末申報評定、督查通報、宣傳發動六個重要環節,出臺《關于建立村(社區)黨組織“爭先創星”六項工作制度的通知》,并成立評選小組,明確考評牽頭單位,強化制度落實。嚴格考評程序。按照“鄉鎮自評、縣級復評、縣委常委會審定、結果公示”的程序進行,各先進村(社區)評選小組牽頭單位根據當月重點工作制定月度評分細則,鄉鎮黨委根據評分細則,開展當月創建及自評工作。縣委組織部、鄉村振興局等牽頭單位,在鄉鎮自評結果的基礎上,每月抽調人員深入鄉鎮村組開展復評復核并排名,月評結果作為平時成績納入年度評選重要內容。嚴格考評要求。堅持“寧缺毋濫”原則,符合條件的村(社區)未達到數量要求的,按照實有情況確定“先進村(社區)”。鄉鎮自評和縣級復評確定推薦對象時,充分征求紀檢、政法、信訪、衛健、公安等相關部門的意見建議。凡年度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未達到20萬元的,重復信訪問題突出、造成惡劣影響的,村(社區)“兩委”成員中有受到刑事處罰的,實施一票否決,當年度均不得評為各類“先進村”。
強化結果運用,推動追“星”,激發干事活力。聚焦破解“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難題,按照“雙線管控”原則,根據年度得星多少和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益及增長情況,完善激勵政策體系,激勵村(社區)黨組織對標先進、爭當先進。加強調度推進。注重壓實聯系鄉鎮縣領導、縣直“雙包”單位、鄉鎮聯村干部、選派駐村工作隊、村(社區)“兩委”干部“五方責任”,各鄉鎮每月召開一次“爭先創星”工作推進會,形成了縣領導每月到村指導、鄉鎮黨委統籌協調、聯村干部具體負責指導、駐村工作隊主動參與、縣直“雙包”單位大力支持、村(社區)“兩委”組織實施的齊抓共管良好格局。給足激勵政策。獲評五星、四星、三星、二星、一星的村(社區)黨組織正職,績效報酬獎勵系數分別為其年基本報酬的2倍、1.8倍、1.6倍、1.4倍、1.2倍,其他村(社區)“兩委”干部分別為1.8倍、1.6倍、1.4倍、1.2倍、1倍。將“爭先創星”活動與村(社區)黨組織表彰獎勵、村(社區)“兩委”干部績效獎勵和評先評優等掛鉤,對各類先進村(社區)和星級村(社區)黨組織由縣委通報表揚,在項目、資金等安排上予以傾斜;對獲得三星及以上、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益居全縣前兩位的村黨組織書記、選派干部、聯村領導,在各類評先評優、推薦各級“兩代表一委員”中予以傾斜,村黨組織書記優先掛任鄉鎮黨委委員。強化總結宣傳。充分運用新聞媒體、網絡等宣傳平臺的作用,采取開辟專欄等形式,大力宣傳“爭先創星”工作的進展和成效,重點宣傳“先進村(社區)”的典型經驗和先進做法,及時總結提煉,推動成果轉化運用,充分發揮先進經驗的示范帶動作用,在全縣形成學先進、比先進、爭先進的生動局面。(來源:人民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