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績溪縣長安鎮堅持黨建引領創新實踐,積極探索土地利用新模式,全面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通過整合資源、優化布局、集中投入等措施,將小田變大田、碎片變整塊,讓有限的耕地發揮出最大的效益。
堅持黨建引領有方向。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成立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班子成員為成員,多部門協同參與的工作領導小組,結合村實際,制定“小田變大田”工作實施方案,完善“上下聯動、會議調度、督查指導”工作機制,明確工作職責和目標任務。先后10余次組織召開村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宣傳講解政策、明確工作任務。建立健全鎮黨建指導員包村、村“兩委”干部包組、黨員和網格員包戶工作制度,為小田變大田工作順利開展指明方向。
堅持黨建引領強基礎。強化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成立“聯村干部+村兩委+黨員+網格員”的土地流轉專班工作組,設立黨員先鋒崗。通過逐戶上門宣傳、面對面溝通,積極引導農戶參與土地流轉,簽訂土地流轉協議165戶,保障農戶原有土地面積不減少,土地流轉收入不降低,打消農戶顧慮,從“要我轉”到“我要轉”。切實做到矛盾不上交,進度無延誤。通過將247塊面積小、不成片的田塊“化零為整”,推動旋耕機、插秧機、無人機等現代農業技術廣泛應用,降低種植成本,提升畝均效益,實現“小田”變“大田”、“糧田”變“良田”。
堅持黨建引領促多贏。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推行“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調動廣大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農民將自己的土地入股到馬道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由合作社將流轉整合優化后的300畝糧田“打包”出租給績溪袁稻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用于種植優質水稻,預計村集體經濟年增收4萬元,農戶每年獲得土地流轉補償費用,既壯大村集體經濟,又增加農戶收入,還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實現多方共贏,助力鄉村振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