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加強對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實踐探索,逐步形成以“雙向共管、跨區共建、城鄉共贏”為主要內容的“三共”工作法,著力破解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難題。
一是雙向共管,推動黨員輪訓全覆蓋。對流動黨員教育采用流出地與流入地雙重管理,制定流動黨員底數清單,建立“一人一檔”學習檔案,確保黨員輪訓“不漏一人”。雙向排查。以大數據信息比對發現的黨員名單為重點,通過流出地、流入地雙向排查,錄入“紅色根脈強基工程”系統,精準掌握底數。雙向參訓。在外流動黨員全年在流入地或“紅色驛站”黨組織參加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輪訓活動。流出地每年利用春節、國慶節等返鄉契機,開展多批次的集中輪訓。同時依托微信群、釘釘直播、學習強國、鄉村振興講堂等平臺,搭建線上學習矩陣,實現“異地共學”。雙向考評。用好黨員先鋒指數考評機制,對流動黨員參加組織生活、輪訓、開展志愿服務、在外遵紀守法、定期報告等情況進行評分,流入地黨組織每月將初步評價意見反饋給流出地黨組織,作為評先評優的依據,形成考核閉環。依托“雙向考核”,已倒逼200余名流動黨員參加集中“補課”。
二是跨區共建,推動教學資源有效整合。在流動黨員聚集地建立駐外“紅色驛站”黨支部,并通過與流入地社區或企業開展黨建聯建的形式,整合兩地教學資源,實現共享共贏。組織聯建。根據流動黨員的流動去向、聚集程度等,分類組建駐外“紅色驛站”黨組織和黨小組。截至目前,柯城區已在杭州、義烏等地建立了4個“紅色驛站”實體黨支部,在寧波、金華等6個城市建立了26個黨小組,覆蓋流動黨員482人。陣地聯用。借助鄉賢資源,尋找合適場地,打造“紅色驛站”實體空間,共享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或企業黨員活動場地,讓黨員們隨心“蓄能充電”“補鈣壯骨”。如九華鄉主動對接杭州市現代城社區,簽訂《黨建聯建協議書》,掛牌“流動黨員之家”,共享社區4000平陣地。服務聯享。依托實體空間為流動黨員提供學習閱讀、無線上網、茶水供應等十項基本保障,共享流入地黨員教育培訓師資庫、實踐基地等,共同開展黨員輪訓、技能培訓、法律咨詢、文體活動等。截至2023年9月,“紅色驛站”已累計提供相關服務4900余人次。
三是城鄉共贏,推動教育成果高效轉化。聚焦服務他鄉、服務家鄉、服務老鄉發揮流動黨員作用,讓城市社區治理更精細、鄉村產業發展更興旺,推動城鄉物質、精神雙共富。服務他鄉。定期開展流動黨員實踐活動,組織黨員與社區高齡老人結對,志愿開展家具維修、送藥配餐、打掃衛生等暖心服務,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如航埠鎮“紅色驛站”結合“迎亞運”主題開展交通勸導、安全排查等服務420余次。服務家鄉。鼓勵流動黨員發揮自身人脈優勢,帶動家鄉發展。如九華鄉在杭流動黨員,依托聯建社區資源,在人流較大的小區周邊開展柯城農特產品宣傳銷售,發展小區團購模式。華墅鄉在杭流動黨員依托鄉賢電商平臺資源,開展直播推廣,帶動各類農產品銷售10萬余元。服務老鄉。依托“紅色驛站”黨支部,為同城老鄉提供交流互動平臺,通過定期召開老鄉會等活動,提供就業幫扶、商業合作、創業沙龍等服務。截至2023年9月,已經幫助12名柯城區在外流動黨員就業,推介3家企業加入柯城商會,為下一步合作奠定基礎。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