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六安市金寨縣常態化開展“黨課開講啦”活動,發揮“陣地、資源、遠教”三項優勢,著力打造高規格“理論黨課”、沉浸式“實踐黨課”和多元化“云端黨課”,推動黨員教育質效雙增。
發揮陣地優勢,打造高規格“理論黨課”。積極發揮縣委黨校、鄉鎮黨校等培訓主陣地作用,通過不同類型主體培訓班次第一時間將黨的創新理論和方針政策傳達到基層黨員干部中,打造高規格“理論黨課”。制定《金寨縣2023年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計劃》,依托縣委黨校開設全縣科級領導干部、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等37個培訓班次,邀請省市領導、高校教授、行業精英等各領域人才來縣上黨課,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章黨規黨紀等內容開展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規范建設23所鄉鎮黨校,抽調縣委黨校專業教師、縣直相關部門經驗豐富的領導和業務骨干組建縣級“講師團”,按照“按需施教、分類施教”的原則,分別就黨建引領鄉村治理、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黨建+信訪”等方面內容上黨課,著力提升駐村工作隊、村(社區)“兩委”班子、后備干部等基層干部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和水平。
發揮資源優勢,打造沉浸式“實踐黨課”。充分發揮金寨縣紅色資源、特色產業等資源優勢,將黨課搬到紅色教育基地、田間地頭,打造沉浸式“實踐黨課”。積極整合紅色資源,投資維護改造大型烈士紀念設施,數字化采集紅色紀念設施,開發紅色陣地VR展館,著力將大別山紅色資源轉化為可看、可聽的黨課教材。依托紅色教育基地,以黨史專家現場講黨史、黨員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大力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賡續紅色血脈。堅持在田間地頭講好實踐黨課,利用遠教學用示范基地、特色產業加工廠等搭建實踐課堂,將黨課與農村實用技術推廣、致富技能培訓相結合,鼓勵種植大戶、農業技術人才現場授課,面對面、手把手傳授高山茶葉、中藥材、黃金梨等特色產業發展經驗,提升農戶種養水平。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組織黨員在春耕、秋收等重要時段前往田間地頭開展助農活動,及時幫助農戶解決產業難題,讓“黨課開講啦”活動在田間地頭走深走實。
發揮遠教優勢,打造多元化“云端黨課”。大力發揮電教遠教資源優勢,通過深挖本土資源、用活平臺載體,全面延伸黨員教育“觸角”,打造多元化“云端黨課”。深挖本土資源,講好金寨故事。結合“展現新狀態、奮進新征程”主題微黨課征集評選,先后拍攝《紅歌嘹亮頌英雄》《立夏烽火》等多部紅色微黨課,用鏡頭傾情講述金寨紅色歷史,引導黨員從本土紅色資源中汲取奮進力量、踐行使命擔當。堅持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激勵“身邊人”,結合“學習身邊榜樣”活動,聚焦縣內“兩優一先”、道德模范等先進典型,精心制作《余靜:扎根山村 兌現脫貧鏗鏘承諾》等黨員教育電視片,進一步激發黨員干部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的熱情。用好平臺載體,筑牢黨員教育陣地。利用遠程教育平臺豐富課件資源,深入推進電教遠教資源進組織生活,依托遠教終端站點和遠教文化廣場開展“紅色影視播放季”活動,采取“組織推薦+黨員點播”形式播放《長津湖》等紅色電影,切實把黨課資源送到黨員身邊。利用村級小喇叭開設“遠教之聲”廣播欄目,將平臺內黨課資源錄制成廣播每周二晚播放,幫助黨員群眾利用班后時間邊聽邊學,以多元化“云端黨課”提升黨員教育實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