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績溪縣以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效能為抓手,通過把握“三定”與“三變”,不斷強化組織“鏈式堡壘”、打造基層“示范尖兵”、編織多元“共治網絡”,實現基層黨建“整體效應”全面釋放。
以瞄準方向之“定”,強化組織“鏈式堡壘”,引領基層黨建統籌化發展之“變”。強基礎,夯實黨建陣地。制定《績溪縣村級黨組織陣地“三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對75個村級黨群服務中心進行新改造提升、鞏固升級,力爭選樹培育一批樣板陣地。積極打造黨員遠教教育陣地,開展黨員電教遠教“雙創雙爭”活動爭創示范平臺,打造學用示范基地11個,示范終端站點15個。發揮“遠教+基地+農戶”陣地模式,定期開展現場教學培訓,助力發展“金山時雨”茶葉、山核桃、菊花等縣內主導產業。強組織,嚴格落實制度。創新建立組織生活“1+5”模式、主題黨日“1+4+X”模式、“組織生活項目認領”、預示公告等制度,各基層黨組織嚴格落實“規定動作”,立足實際探索“自選動作”。健全黨員“1+N”聯系服務群眾機制,針對不同類型黨員特點,開展設崗定責、承諾踐諾等,設立黨員示范崗456個、黨員責任區378個。開展黨員戶亮身份、亮榮譽行動,黨員帶頭組建非遺手龍舞、火馬舞等表演隊伍20余支,今年以來各類隊伍參演50余次。強教育,細化教育管理。積極探索和運用“334”黨員教育工作法、開設“三大黨員課堂”(理論課堂、指尖課堂、實踐課堂)、強化“四類管理”(年輕黨員“崗位式”、老黨員“參與式”、流動黨員“動態式”、困難黨員“關愛式”),持續加強黨員教育管理。認真落實流動黨員教育管理“4+6”工作措施,以黨支部為單位建立《流動黨員名冊》,對全縣975名流動黨員逐一登記造冊。建立“一對一”聯系機制,實行一名在家黨員聯系包保一名在外流動黨員制度,組織在績黨員與流動黨員結成幫扶對子975個。
以初心使命之“定”,建優基層“排頭兵”,引領基層黨建強勁化發展之“變”。強黨員干部隊伍。“線上陣地”學紅色精神,強黨性。依托安徽先鋒系列平臺、遠程教育平臺等陣地,結合“百部精品微黨課進課堂”等活動,組織黨員集中觀看《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等精品微黨課480余場。“線下陣地”學榜樣力量,做先鋒。結合“百企聯百村結對共建”“學習身邊榜樣”等活動,組織開展“時代楷模”李夏等先進典型、先
以內生動力之“定”,編織多元“共治圖”,引領基層黨建外延化發展之“變”。黨建引領發揮“自治”。積極探索“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公司+三長”的小區基層治理模式,選優配強2241名樓棟(巷、片)長,推進黨建引領小區微治理。實行“小網格”工作模式,設立網格黨支部47個,設置網格長47名,推進社區共建共治共享。建立“小網格”規范化運行體系,依托服務驛站建立“民生會客廳”“居民說事日”等黨群議事機制,匯聚社情民意,配備專職工作人員15名。黨建引領實現“德治”。培育文明鄉風。開展家風家訓“出祠堂、入學堂、掛廳堂、入心堂”活動,20個示范村已懸掛家訓牌和其他示范牌1200多戶。開展十星清潔戶暨最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婦等道德模范評議表彰活動,宣傳展示各類先進典型人物120余人。強化陣地建設。積極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健全理論宣講和政策宣傳、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普服務、健康體育五大平臺,開展身邊好人交流、送戲送電影下鄉、環境整治各類文明實踐活動3770場,群眾參與11萬余人次。黨建引領加強“法治”。法律服務進鄉村。建立“一村(居)一法律顧問”制度,免費為偏遠鄉村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和矛盾糾紛調解。構建法律援助三級服務網絡,建立村級法律援助聯絡員制度,并開展“法律明白人進網格”行動,常態化開展法律明白人學習培訓。法治宣傳全覆蓋。結合黨紀學習教育、家庭教育周等,以“板凳課堂”、講座解讀、入戶宣傳等方式對《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民法典》等各類法律進行宣傳講解600余次,發放宣傳資料4000余份、開展問卷調查1300人次。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