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績溪縣瀛洲鎮仁里村緊扣“一抓雙促”要求,堅持以黨建帶扶貧,以扶貧促黨建,積極推行“123”工作法,確保脫貧攻堅工作取得實效。
圍繞“黨建引領”主線,夯實脫貧攻堅力量。堅持在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上下功夫,做好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工作后半篇文章,今年1月補選村委會副主任,村兩委班子隊伍年齡結構得以優化,村干部“傳幫帶”局面初顯。嚴格按照上級要求,認真落實扶貧工作隊日常管理工作,保障駐村第一書記兼扶貧隊長生活需求,解決扶貧工作隊生活工作后顧之憂。充分發揮黨員在脫貧攻堅中的模范先鋒作用,按照黨員自愿、就近就親的原則,組織37名黨員與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幫助貧困戶解決實際困難。落實后備干部“雙向選擇”機制,動態管理村級后備干部,鼓勵后備干部投身脫貧攻堅工作,在脫貧攻堅隊伍中擇優選育后備干部,真正發揮后備干部作用。今年,新選育后備干部1名。
結合“雙比雙看”專項行動、“學李夏比作風促攻堅”活動,提高脫貧攻堅能力。積極開展“一人一本”活動,村兩委干部結合自身網格責任,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方面的重要論述,《績溪縣脫貧攻堅政策實務》,走訪了解片區脫貧戶,熟悉掌握脫貧戶具體情況,記好脫貧攻堅“雙比雙看”全程記錄本。結合“舉旗幟、送理論、講金課”宣講活動,5月底邀請縣“扶貧政策宣講團”成員到我村就健康脫貧政策,教育資助政策進行深入解析。集中召集幫扶責任人開展戶檔資料互查活動,通過互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確保全村脫貧攻堅工作實現提質增效。組織學習李夏同志先進事跡,以嚴實作風持續推進“354+N”整改進度,目前,我村共完成改廁11戶,住房質量提升13戶,幫助解決就業10人,幫助申請慢性病證、殘疾證等14人。
聚焦村莊整治、文明創建、產業發展三項重點,鞏固脫貧攻堅成效。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為切入點,發動黨員群眾大力開展“雙清雙整”活動,目前,已投入200多人對桃花壩、辛田、閭坑等進行清理。多渠道爭取項目資金200多萬元,完成仁里中心村三線、自來水提升改造、辛田村民組污水改造工程、閭坑道路進行了拓寬硬化,村民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用好“生態美”超市,用垃圾換生活品,激發貧困戶主動投身到鄉風文明中來,有力促進了鄉村環境美化,推動了村莊整理和庭院整理工作落實落細落地。挖掘傳統的家風、家訓,在仁里“程氏家訓”基礎上,新整理忠周“周氏家訓”,用家風、家訓的文化內涵解決脫貧中思想惰性問題,從而達到“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目的。持續深化農村“三變”改革,深化“能人引領”效應,按照“村集體+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將投入到農村的財政涉農項目資金和村集體申請到的財政專項資金,集中投入到符合條件的農業經營主體,帶動按合同約定獲得收益分紅,并解決7名貧困人口就業問題。成立仁里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和勞務分包公司,結合土地整理、閑置宅基地退出試點工作等,承包政府勞務工程,按比例提取管理費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村集體經濟發展與農民增收“雙贏”。立足生態優勢,加快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依托境內多利國際養老中心、花卉種植基地等經濟實體,大力發展康養、體驗、研學、旅游相融的經濟新業態,積極打造面向滬蘇浙綠色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和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基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