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揚溪鎮黨委扛穩壓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抓黨建,促發展,以叢山村黨支部為先行,深入開展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走在前、創示范”行動,精心打造“筑牢紅色笆籬 護航叢山振興”黨建品牌,匯聚黨建引領各項事業發展強大合力,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強大動能。
圍繞筑牢“紅色”堡壘,加強村級班子隊伍。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叢山村黨支部從加強政治學習,嚴肅組織生活入手,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村“兩委”班子帶頭參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和黨史學習教育等黨內主題教育,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利用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李夏等身邊典型和周邊紅色資源開展黨性教育,先后赴涇縣新四軍軍部舊址、皖南事變烈士陵園、時代楷模李夏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參觀學習,對標先進,傳承紅色基因。堅持每月開展“主題黨日”,嚴格執行“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四議兩公開”,嚴格落實村“兩委”干部專職化管理制度,強化履職擔當,形成工作合力。
圍繞激活“紅色”細胞,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創新學習方式。充分發揮老黨員政治素質高、黨性強等優勢,深入開展“‘80多’對話‘80后’”學習會,年輕黨員為老黨員讀原著,老黨員講述自己當年入黨故事,激勵農村年輕黨員不忘初心。創新黨小組建設。認真實施“紅色基點”工程,由原則性較強的老黨員擔任黨小組長,按照“四個一”要求,定期開展集中學習、集中座談,收集意見、解決問題,對黨員的日常行為,參與村里事務情況進行督促。創新黨員管理。從規范黨員日常行為入手,大力實施“三抓三提三促”行動計劃,嚴格落實“2445”農村黨員精細化管理,全面推行流動黨員教育管理“4+6”工作措施。持續開展黨員聯系脫貧戶,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行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制定“三聯四幫四帶頭”制度,6名村干部分別包保聯系6個片區,黨員和村民小組長帶頭擔任網格員,15名黨員聯系286戶群眾,“親幫親”“鄰幫鄰”共同富裕。在家黨員利用空閑時間入戶走訪脫貧戶,及時幫助解決其需求及困難,流動黨員主動認領技術指導崗、致富信息崗、招商信息崗等崗位。扎實開展“黨的組織生活質效提升”專項行動,組織黨員參與疫情防控、文明創建等工作。
圍繞增添“紅色”動能,加強產業融合發展。借力“三變”改革,盤活村級“三資”,喚醒747畝灌木林和586畝商品林等沉睡資源,把盤活閑置宅基地(住宅)作為“三變”的杠桿,明確“打基礎-樹典型-出成效”的工作思路,將笆籬山藝術空間和民間宿客打造成為周邊地區較有影響的文化品牌,確定文旅業作為主要發展方向,同時精心打造黃精、覆盆子中草藥小型特色產業園,帶動農戶發展壯大種植、養殖業,形成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可持續發展。2022年3月,叢山村被評為首批省級“三變”改革典型示范村。
圍繞發揮“紅色”功效,加強鄉村基層治理。在百村善治、百村家風家訓引領上,實行“用好自治、推進法治、提升德治”進一步推進鄉村治理。用好自治。充分運用“一約四會”之功能,不斷健全新的村規民約,調動“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賭禁毒會”四會的積極性,將坡川村民組移風易俗上好的做法,在全村進行進行推廣,讓村民形成共識,達到共治的效果。推進法治。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不定期邀請司法所法律專業人士來村普及與群眾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全面提升基層依法治理能力。提升德治。深入挖掘凌氏家風家訓,通過“立、議、寫、曬、說、學、推”七字訣弘揚家風家訓的教育教化作用,進一步構造和諧文明社會氛圍的助推力。
叢山村以“四圍繞、四加強”,打造“筑牢紅色笆籬、護航叢山振興”黨建品牌,基本實現基層黨建工作目標化、責任化、品牌化和效益化,有效激發基層黨組織的創新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方慧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