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水村,三面溪流環繞,寧靜祥和的畫卷映入眼簾:寬闊的柏油馬路干凈整潔,黛瓦白墻的小樓錯落有致,村民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一切都離不開他們的村黨支部書記、人大代表許元周。自當選人大代表以來,許元周始終堅持聽民聲、解民憂、紓民困,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著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
著眼民眾關切,真情幫扶暖人心。“書記,我家里自來水沒了,你快來幫我看看。”“別急別急,我馬上到。”7月27日一大早,許元周接到大塢組村民洪某的電話,顧不上吃早飯就立馬趕到洪某家中。受臺風“煙花”影響,村里的一些自來水管道因大雨沖襲導致泥沙堆積堵塞。洪某的子女長期在外務工,年邁的她不知曉原因,十分焦急,只能求助書記。許元周查明原因后即刻開展自來水管道疏通,并將管道進行固定連接,防止再次被沖毀。兩個小時后,自來水搶通,面對老人的言謝,許元周只說“作為黨的干部,為群眾解決問題都是應該的。”
關愛留守兒童,溫暖留守兒童心。水村村委會邊上建有一所幼兒園,在這里上學的孩子大多數都是村里的留守兒童。每次入戶走訪的時候,許元周都會詳細地了解孩子們的家庭困難和需求,耐心地陪孩子們聊聊天。今年的六一兒童節,許元周聯系社會愛心人士為幼兒園的留守兒童們送去了文具、衣服等學習用具和生活用品。看著一個個稚嫩的小臉蛋露出開心的笑容,許元周的心里也暖暖的。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始終牽絆著許元周的心,能在孩子們最珍貴的童年時光里為孩子們送上濃濃的關懷、增添一份溫暖甜美的記憶,這是作為人大代表的許元周覺得最值得做的事。
聚焦防疫防汛,真心實意守初心。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許元周那根防控思想弦繃得更緊了。為落細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許元周和村兩委干部一起規劃全村的大網格,以相鄰相熟為原則,選取了17個認真負責的網格員,組織他們進行培訓,讓網格員熟知自己的工作職責,切實把返鄉人員摸排、新冠疫苗接種等各項防控舉措落到實處,織密疫情防控安全網,構筑防疫安全屏障。臺風“煙花”來襲,一個熟悉的背影又不停地穿梭在各村民組的大街小巷中,發放緊急通知,宣傳避險知識,對低洼易積水地段、老舊村屋、河堤水庫等重點防范區域進行反復巡查。汛前、災后多次看望低保戶、五保戶等特殊群體,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及時協調解決。“煙花”易冷,溫暖猶在,許元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筑牢防汛“堤壩”。
人大代表為人民,群眾急什么、想什么、等什么、要什么,許元周心里都有一本明明白白的賬。為充分履行代表職責,許元周還積極提交村自來水管改造、危橋重建等建議,并積極協調,為群眾排憂解難。初心永恒,誓言無悔,聽民聲、解民憂、紓民困是許元周的初心,更是他對群眾的誓言,作為人大代表的他將始終奮力奔跑,以為民辦事的實際行動履職盡責,擔當作為。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