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伏嶺鎮黨委政府將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試金石”,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精準發力,助力產業發展、環境整治、社會治理,無數黨員干部深入田間地頭的身影化成了一串串跳動的音符,解決了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拉響了鄉村振興新樂章。
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做好鄉村振興“帶動者”。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伏嶺鎮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香菇大棚、藍莓種植等采摘園、石斑魚特色養殖等產業有效帶動了農戶就業致富。水村慶媛家庭農場依托豐富的農業資源優勢,種植葡萄、桃子等20余種果蔬,農業農村發展中心的農技員們經常深入田間地頭,到農場開展農業產業種養殖技術指導,面對面解答農場主提出的日常維護、鮮果管護等難題,及時為農場送去技術營養劑。據統計,慶媛家庭農場帶動周圍60余戶農戶增收。伏嶺村人大代表邵灶興依托旅游資源優勢精心打造親子種植專業合作社藍莓種植基地,種植藍莓約25畝,線上線下廣泛宣傳,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前來體驗采摘樂趣,與此同時,通過務工、流轉土地等多種形式帶動50余戶群眾實現產業增收創富。
農村舊貌換新顏,做好鄉村振興“守護者”。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伏嶺鎮始終圍繞“五清一改”工作目標,發動群眾一起投入人居環境整治大熱潮,今年以來,累計投入人居環境整治資金20余萬元,發動群眾投工投勞1000余人次,清理農村生活垃圾400多噸,村容村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煥然一新,老百姓的滿意度、幸福感不斷提升。“你瞧,這是我剛去生態美超市兌換的食用鹽。”一大早,村民老張就帶著小孫子來到村委會生態美超市,將自己平時積攢的煙蒂、塑料膜等垃圾兌換成生活用品。目前,伏嶺鎮12家“生態美超市”均投入運營,并積極動員村民用廢棄物品兌換實物,讓大家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生態紅利”,不僅提升了廣大村民的環保意識,助推了美麗鄉村建設,還守護了我們的綠水青山,拉響了幸福生活的協奏曲。
優化社會治理體系,做好鄉村振興“推動者”。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一直以來,伏嶺鎮努力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深入開展平安鄉鎮、平安村等“平安細胞”工程建設,持續開展“零命案”鄉鎮、村創建活動,把不安全因素化解在萌芽狀態。聯合人大多形式開展代表組活動,積極宣傳“鑄安”行動、“八五”普法,倡導文明新風,引導村民參與“文明家庭”等文明創建活動。“自從有了農家書屋,我的退休時光豐富了很多。”伏嶺鎮退休校長舒旭初稱贊道。作為一名退休老師,舒旭初從未停止學習的步伐,他積極鼓勵群眾來到農家書屋閱覽,提倡“沒事多看書,多了解生活常識,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以實際行動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行動,傳送正能量,助推基層社會治理。農家書屋逐漸成為村民生活、學習的場所,滿足了廣大村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小書屋綻放出大文明,成為鄉村振興建設路上的一支強有力的“助推器”。(汪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