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伏嶺鎮西川村堅持以黨組織為龍頭,以產業興旺為重點,以村集體經濟為基礎,以文化旅游為保障,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讓鄉村振興的路子越走越寬。
黨建引領,延伸產業發展深度。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西川村黨總支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模范帶頭作用,采取“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利用設施發包租賃、資金入股和改善周邊設施等方式,大力扶持老胡家生態農業合作社黨支部發展壯大。2021年,老胡家生態農業合作社流轉土地170畝,搭建香菇種植大棚132個,產值800余萬元,吸納當地務工村民近100人,其中脫貧戶24戶28人,人均務工收入4000元以上,為村集體經濟收入增收10萬元。此外,西川村黨總支依托傳統山核桃種植業,積極幫助脫貧戶申報到戶產業項目,戶均收入3000元左右。培育市級以上林業龍頭--績溪縣桐坑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實施桐坑源電站盤活項目,每年為村集體增收20萬元左右,下一步謀劃將電站打造形成參觀型水利發電設施,為西川村增添一處旅游觀光點。
黨建引領,夯實村集體經濟基礎。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西川村通過培育黨員致富帶頭人,引導群眾積極發展產業。集體經濟發展遵循著因地制宜的原則,本著“農雖舊業,其命維新”的定位,以投資管理的模式,用企業運營的方式,盤活集體資源性資產,以六贏理念為標準,即實現組織、集體、村民、出資方、政府和社會參與的六方均得到利益的滿足或效應的帶動。村民是主體,村莊是載體,參與的各方是有機體,把非經營性資產因需因策轉變為經營性資產。黨員致富帶頭人通過發展稻蝦養殖、整合高端民宿、合作經營香菇產業等模式,帶動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50萬元,實現村集體經濟的良性發展。
黨建引領,拓寬文化旅游廣度。結合兩區一地的定位,對接好“績溪天然氧吧·途遠西川共享農莊”項目,以此為基礎,打造好西川特色民宿,特色旅游。天然氧吧共享農莊項目的落地有利于將生態資源和農村閑置資源充分結合利用。西川村黨總支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模式,積極推廣氧吧驛站,盤活鄉村“閑置地塊、閑置農房、閑置勞動力”,靈活化解“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問題。啟動西川桐坑源景區盤活項目,加強借助與專業推廣運營平臺的合作,打造西川特色美食、西川水街品牌,通過鄉村旅游、鄉村民宿產業,提供就業創業機會,帶動經濟發展。
西川村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村民走出了一條“黨建強、群眾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實現了“產業扶貧”向“產業興旺”、“基礎提升”向“生態宜居”、“激發內力”向“鄉風文明”、“打牢基礎”向“治理有效”、“基本保障”向“生活富裕”的轉變,以黨的組織優勢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能。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