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祝三村的青石板一路往里走,能看到房屋瓦舍間有一張彩繪圖,上面畫著解放軍和村民在井邊挑水,在圖畫的前方,能看到一口井,井旁立著一塊標識牌,上面詳細介紹了這口井背后的故事。
祝三軍民飲水井原名祝三壩灘水井,始建于太平天國年間,以石頭壘砌而成,高約五十厘米。一九四九年春夏之交,皖浙支隊駐村整編,司令部距井近在咫尺。為緩解軍民飲水困難,司令唐輝帶領部隊主動對水井進行清瘀整治,暢通被堵泉眼,使之清冽甘甜的井水源源不斷。駐軍還將井圈周邊的地表以水灰攪黃泥夯實,確保水源清潔。
革命隊伍駐扎期間,軍民同喝一口井水,魚水情深。此后,當地村民們一直守護并使用井中水,傳誦著軍民魚水深情的故事。這么多年來,這口井無言地訴說著解放軍曾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的深厚腳印,見證著革命精神的代代傳承。為紀念軍民這段魚水情緣,村人特將此井改名為:祝三村軍民飲水井。
祝三是一片革命的熱土,近年來,村兩委干部堅持“紅色文化引領”,做好革命舊址保護,深挖紅色文化內涵,打造紅色文化小巷,讓紅色基因在傳承中綻放新時代光芒!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