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伏嶺鎮黨委把“黨建+”作為“一把手”工程,充分調動基層黨員群眾力量,進一步促進黨建與信訪工作深度融合,全力把群眾信訪工作打造成“群眾信任工作”。
伏嶺鎮黨委在西川村創新進行了“黨建+信訪”先行試點工作,對朱某某信訪積案問題,采用鎮村干部研訪、信訪人“現身說訪”,黨員大會“會議聽訪”,黨代表、村民代表、群眾“逐一論訪”、“無記名評訪”等方式,將信訪事項“抽絲剝繭”逐一化解,形成了依托黨建抓信訪、抓好信訪強治理的工作格局,把信訪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
一、走訪調查“干部研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為全面了解信訪人及其訴求事項,還原事實,鎮村兩級干部利用中午、晚上、周末等時間深入村組進行走訪研判,對信訪人及其家人、親戚朋友、鄰里村民等多次進行走訪,并宣傳了《信訪工作條例》相關內容,不僅讓多年前的信訪事項還原了更全面詳實的事實依據,也讓周邊群眾對朱某某信訪事項有了更清晰的了解,為下一步“論訪評訪”夯實了基礎。
二、現身說法“村民評訪”。群眾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力量源泉。伏嶺鎮黨委政府用好“群眾路線”這一法寶,著力在“黨建+信訪”工作上找到突破口,專門召開黨員群眾會議對朱某某的信訪事項進行評議。一是“會議聽訪”。組織黨員、群眾、黨代表、村民代表召開“聽訪”專題會議,直面信訪問題,針對信訪事項進行分析探討。二是信訪人“現身說訪”。邀請信訪人參加會議,面對面向參會人員講述信訪事項始末,表達自身訴求。三是“會議論訪”。參會人員在聽取信訪人講述后,采用分組討論或會場發言的方式,對信訪事項開展評論,并與信訪人直接對話,表明自己贊同或反對的觀點。四是“村民評訪”。參會人員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對信訪人訴求是否合情、合理、合法分別進行投票,從多個角度分析評判信訪事項,確保信訪人訴求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對待。
三、夯實基礎“會后結訪”。會后針對會議現場評論和投票情況,鎮村干部再次上門與信訪人做好思想疏導和政策解釋,以紅臉批評和教育感化相結合的方式消除信訪人積怨,撤除不合理訴求,達到“評議一個、教育一片、和諧一方”的目的。西川村信訪人朱某某于會后簽訂了息訪協議書,鎮黨委關注多年的信訪積案順利化解。
下一步,伏嶺鎮黨委將依托基層黨組織,鋪開排查網絡、延伸排查觸角,做實“網格化”管理和重點群體教育穩控。同時以村黨群服務中心為“聚力點”,設立“黨員先鋒崗”,保證隨時有人接待群眾來訪,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書記在化解信訪矛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抓實抓好“送上門的群眾工作”,促進基層治理有效、社會穩定。(許曉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