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長安鎮堅持做好鄉土人才培育與使用,通過創新“人才+”模式,激發鄉土人才創新活力,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持續助力全鎮脫貧攻堅工作。
“人才+黨建”助力脫貧攻堅。堅持黨建引領,高質量做好發展黨員工作,及時吸收思想素質過硬的農村人才和致富帶頭人才優先發展為黨員,把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到位的黨員培養成農村實用人才。做細做實黨員聯系幫扶貧困戶工作,與鎮、村干部及幫扶責任人共同構建四級貧困戶包保體系,引導238名黨員人才真心實意為全鎮脫貧攻堅出謀劃策、貢獻力量。幫扶黨員不僅定期開展入戶走訪,還時刻關心關懷貧困戶在生產、生活、增收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身體力行、出謀劃策幫忙解決。防汛抗洪期間,下五都村黨員示范帶動貧困戶自力更生,參與村莊災后衛生保潔,以勞動獲取收入,強化脫貧意志;梧川村多名黨員致富帶頭人大力發展家庭農場、合作社經濟,輻射帶動貧困戶增收,真正實現了帶領貧困群眾致富的目標,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人才+干部”助力脫貧攻堅。加強村干部和后備干部隊伍培養,在長安鎮現有的48名村“兩委”干部中,已有19名村“兩委”干部取得大專以上學歷,9名干部大專在讀。鎮黨委、政府還積極鼓勵引導村干部、后備干部參與學歷提升教育,把所學的農業管理、脫貧攻堅等知識活學活用到基層工作實踐中。注重鎮機關干部扶貧業務水平提升,今年8月以來,由鎮扶貧工作站牽頭鎮扶貧業務骨干,對鎮機關干部包保的貧困戶村存戶檔、戶存戶檔整理情況進行全面督查,對發現的問題形成正式清單并作出通報,督促限期整改到位。在有力鞏固扶貧檔案工作的基礎上,推動機關干部端正脫貧攻堅工作作風,相互之間形成“學趕比超”的氛圍。
“人才+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大力謀劃村集體經濟產業發展項目,10個村先后謀劃實施水產品養殖、果蔬采摘基地、小香薯種植等經營項目,積極引導鎮域內致富能手、種養殖帶頭人、家庭農場主等參與各村特色、亮點產業項目謀劃,為村集體經濟建設出力,奮力實現2020年長安鎮村集體經濟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2個。深化產業帶貧機制,積極開展扶貧小額信貸工作,目前,全鎮有23戶貧困戶與馬道悠然種植專業合作社、績溪縣新德力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等優秀帶貧主體合作,實現戶貸互用合伙發展,通過貧困戶務工或出售菊花、黃蜀葵花建立聯結機制,讓貧困戶以自身努力發展特色產業,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