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長安鎮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領,加快補齊農村民生短板,在社會保障、衛生服務、人居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全力推進民生社會保障各項工作,確保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開展“三個兜底”,提高社會救助水平。強化農村低保兜底保障。長安鎮民政所按照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應保盡保的原則,開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大排查和數據核對工作。強化社會保障與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通過與扶貧部門進行信息共享,精準分析返貧致貧風險,將脫貧監測戶及時納入低保。落實農村特困人員兜底保障。全面摸排,嚴格程序,及時將符合條件的特困人員全部納入救助供養范圍,對新申請的人員進行入戶走訪核查,進一步確保救助政策執行的精準性。加強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照料服務,落實照料護理人并簽署委托照料協議。充分發揮臨時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全面覆蓋對遭遇突發事件、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困難導致生活陷入困境,對享受其他社會救助之后仍有嚴重困難的家庭及時給予臨時救助,綜合救助家庭經濟狀況、自負醫療費用、當地醫療救助籌資情況等因素,落實分類分段的梯度臨時救助模式,確保群眾救助有門,受助及時。
改善醫療條件,強化醫療衛生服務。長安鎮嚴格落實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防控策略壓實防控責任,以完善衛生健康服務功能為抓手,狠抓醫療服務質量提升。加強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和村衛生室規范化建設,建立衛生監督長效機制。利用“互聯網+健康管理”平臺,共享醫療健康信息,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醫療服務。注重科室科學設置和就醫流程完善,強調科室銜接,盡量讓患者少跑腿,節約就診時間。定期對醫療業務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提高醫療服務水平。開展轄區貧困人口慢性病辦理情況入戶排查,開展上門送藥服務,落實“351、180”政策宣傳,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簽約、履約等工作,筑牢群眾健康防護屏障,有效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目前,長安鎮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覆蓋率均達100%。
強抓環境整治,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長安鎮將脫貧攻堅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效結合起來,依托“愛心超市”,充分發揮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能動性,貧困群眾可以通過參與環境整治兌換積分,再用積分來兌換米、面、油等日常用品。開發衛生保潔員、護林員、生態信息員等公益性崗位,把公益性崗位與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相結合,以扶貧公益崗位帶動貧困戶增收。在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貧困戶變身環衛工,會同保潔工作人員一起,包片負責、劃片管理,負責各村組道路區域垃圾清掃,對村內主干道,村莊房前、屋后,區域內河道、溝渠垃圾進行清理并集中清運。貧困群眾通過多種方式參與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解決了貧困戶就業、生活問題,又改善了鄉村人居環境,脫貧成效得到有效鞏固,形成推動脫貧攻堅、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的強大合力。(殷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