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素昧平生,卻不顧一切想要保護大家的平安;在家里他們的角色是子女,是丈夫,是妻子,是爸爸,是媽媽,在防控疫情的阻擊戰中他們是離病毒最近的“捕手”,是巾幗不讓須眉的“戰士”;為確保第一時間出具檢測結果,他們隨到隨檢,夜以繼日,用精準的核酸檢測結果,為疫情防控筑起最強屏障。他們隱藏在每一份核酸檢測報告背后,他們忙碌在密閉實驗室的操作臺前,他們就是疾控“檢驗人”!
近期全縣全員核酸應急演練,在縣疾控中心PCR實驗室,核酸樣本數量劇增,為了高效、快速地檢出結果,檢驗科人員加班加點對樣本進行檢測。防護服、隔離衣、N95口罩、護目鏡、醫用帽子、雙層手套、鞋套………穿著這套密不透風的裝備,身處在沒有白晝和黑夜之分的環境下高強度地工作,面對手中看不見的、甚至是未知的敵人,一埋頭就是四五個小時,不能進食、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多少次他們都是在通宵的工作,天亮時才結束。實驗室內是負壓環境且溫度較高,內里的衣服被汗水浸透,長時間戴著防護口罩,呼吸也愈發吃力。每次從實驗室出來,由于長時間佩戴雙層手套,他們雙手幾乎沒有了知覺,頭也被護目鏡皮筋繃得生疼……然而,看著一份份檢測結果,又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檢驗科科長唐文杰同志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防控阻擊戰還在繼續,我們仍將堅守崗位,履職盡責,為人民群眾健康安全護航。檢測工作雖然辛苦,但很有意義,早一分鐘出檢測結果,就能為流行病學調查、追蹤密切接觸、人員管控多爭取一分鐘時間”,將風險降到最低。(張圓潔、陳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