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宿州市泗縣堅持把加強鄉土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不斷健全政策機制,創新培育方式,搭建用才平臺,努力鍛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人才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原動力”。
“精選盤點”讓鄉土人才“壯”起來。牢固樹立“有用就是人才,人才就在身邊”的新理念,放寬眼光辨才識才,通過實地走訪、廣泛推薦、精準識別等措施,全面調研全縣18個鄉鎮(街道)致富能人、藍領農民工人、復員退伍軍人、種植大戶、經營能手,各領域的“土專家”“田秀才”等人員信息,分門別類錄入全縣人才資源信息庫,做到“上下結合、分層管理、動態調整”,形成服務和管理于一體的農村人力資源開發體系。扎實推進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2023年招募“三支一扶”人員21名,均定崗在鄉村振興急需的服務崗位。大力實施“人才回引”“人才返鄉”和“人才流動”工程,公開引進(調入)縣外在編在職中小學教師、鄉鎮醫務人員等,有效緩解鄉鎮教師、醫生緊缺問題,充實鎮級人才隊伍。
“精細培育”讓鄉土人才“強”起來。構建“政府主導+專門機構+多方資源”的鄉村人才教育培訓體系,采取特色產業抓培育、校地合作抓教育、人才項目抓孕育的“三育”模式,著力提升鄉土人才“含金量”。由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牽頭,選派農業科技、畜牧養殖等多領域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地頭“把脈問診”,面對面、手把手向鄉土人才傳授科學種植養殖技術。依托全縣28個學用示范基地和50個“雙培雙帶”示范基地等資源打造“鄉土人才創業實訓基地”,設置特色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電子商務、鄉村旅游等12個培訓項目,采取“集中授課+實訓見習”“田間微課+生產實踐”方式,每年培訓鄉土人才約600人次。
“精準使用”讓鄉土人才“動”起來。按照“就近幫扶、自愿結對、因需施策”的原則,因地制宜實行“1+1”“1+N”幫帶模式,選聘480余名“土專家”擔任脫貧村、合作社科技特派員,采取“人才+農戶”發展模式,組織鄉土人才與種植養殖戶“結對子”,指導生產、提供技術,帶領群眾共同致富。搭建校地合作平臺,助力產業發展,與江蘇省農科院共建“泗縣長三角甘薯種業研究院”,與西北農林大學、泗縣虹城農業投資公司合作建立石龍湖田園綜合體“金絲茭瓜研究院”。同時,引導各類創業園區、合作社吸納鄉土人才返鄉創業項目,鼓勵支持鄉土人才創辦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鄉村企業。截至目前,打造2個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園,支持鄉土人才創辦鄉村企業、有效帶動周邊群眾就業致富。
“精心激勵”讓鄉土人才“活”起來。創新評價機制,完善政策扶持,加大對鄉土人才在生產經營、創業方面的扶持力度和激勵引導。推行“致富能人+農戶”生產經營模式,通過“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基地”“工藝+扶貧”等模式組建產業化聯合體,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鄉村工匠、農村電商帶動作用,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為充分調動鄉村振興農民主體的積極性,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以“新型職業農民”、十佳“非遺傳承人”、十佳“創業創新能手”及產業帶頭人等評選活動,共評選出100余名“土專家”“田秀才”、10名“返鄉創業之星”,并對“返鄉創業之星”給予每人1萬元獎勵,激勵引導鄉土人才作用發揮,助推鄉村人才振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