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縣委黨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擔當踐行“為黨獻策”初心,通過把好“四關口”、念好“四字訣”,助推科研量質雙提升。
一是錨準“熱難點”,科研選題“準”。堅持正確政治方向,確保“黨委有部署,黨校有行動;政府有關注,黨校有研究”。定期聯系溝通縣四大班子政研部門,聚焦縣委縣政府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明確課題研究方向和重點,努力實現對策研究與領導決策的“無縫對接”,著力解決“課題從哪里來”的問題。今年以來立項市委黨校課題5項、市社科聯課題6項,申報全省黨校系統課題3項,公開發表三類論文4篇,四類論文5篇。程維軍老師“體系化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邏輯、內涵與路徑”、高艷老師“社會工作視域下縣域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優化路徑研究”2篇論文喜獲2023年度全省“三項課題”研究成果二等獎。
二是聚焦“差異化”,調查研究“深”。根據課題需要、科室特點和教師專長,分課題組建調研隊伍,分類別、分重點開展調研,努力擴大調查研究的覆蓋面。推行“長調研、深調研、精調研”模式,通過長時間、深入式、精細化的調研,以獲取全面、準確、有效的信息。在開展傳統村落保護性開發利用調研中,將課題組“搬”到仁里、尚村等村落開展沉浸式調研;在開展鄉村振興專題調研時,把調研組“插”進農業農村局、鄉村振興示范片區蹲點考察,確保懂政策、有經驗、會方法,提高調研的廣度、深度和力度。
三是盯住“小切口”,成果轉化“實”。從自身師資力量、科研水平、調研能力等方面出發,著力從基層“牢騷里面找問題、抱怨里面找短板”,堅持“大題小做”,篤行用“小切口”作“大文章”。《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人才振興的破解之策》《充分發揮我縣生態優勢,加快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對策舉措》等“小切口”咨政報告獲得縣委縣政府領導批示,為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實現了“建議”向“實事”的轉化,“小題目”取得“大成效”。
四是注重“創新點”,協同合作“強”。發揮“部門出題”優勢,與縣委辦、人社局、農業農村局等重點部門對接,掌握最新工作動態,參與縣委主要領導“傳統古村落保護性開發利用”等重要調研課題,撰寫《關于績溪縣傳統村落連片保護利用的對策建議》等科研課題。同時,重視“學員答題”作用,發揮學員實踐經歷飽滿、工作經驗豐富的優勢,組織主體班學員開展社會調查,形成咨政報告43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