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黨建引領效能,著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基層治理新格局,家朋鄉以黨建為引領,以黨員為先鋒,以服務為宗旨,加大基層網格建設力度,統籌基層治理資源,推進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下移,持續推進“多網合一”,切實打通鄉村治理“神經末梢”,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小網格”凝聚“大力量”。以村黨組織為核心,全鄉劃分二級網格8個,各村黨組織書記擔任網格長,以村民小組為主體,100-200戶為標準劃分小網格62個,聘用黨員、村民組長等擔任網格員,62名黨員干部服務奉獻于一線,推動黨的組織體系向末端拓展。同時各村黨組織常態化開展網格員業務培訓,不斷提高網格員綜合素質、業務能力,凝聚起基層治理的磅礴力量。
“小網格”匯集“大聲音”。立足百姓需求,在全鄉范圍內設立“百姓說事點”8個,讓群眾在家門口說事議事,以小切口開辟民意暢通的捷徑。發揮網格員走村串戶的便利性,關注村內廣場、廊亭等群眾聚集點,圍繞產業發展、政策宣傳、法律宣講、矛盾化解等方方面面,及時掌握社情民意,傾聽群眾心聲、反映群眾需求,過去一年收集群眾建議意見259條,有效推動各項工作扎實開展。
“小網格”托舉“大民生”。牢牢把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這條底線,重點關注村內殘疾、留守老人、婦女兒童等弱勢困難群體,各網格員定期上門走訪,開展協助農活、打掃衛生、日間照料等關愛活動,從物質保障、精神關懷等方方面面服務群眾。同時密切關注低保戶、突發大病戶、突發意外戶等特殊群體,常態化開展動態監測,全鄉現有動態監測戶15戶38人,并持續關注。
“小網格”實現“大治理”。充分發揮網格員貼近群眾的特性,深入落實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扎實推進“串門行動”,將排查深入到全鄉各村每個角落,同時同步開展肇事肇禍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摸排、政策信息宣傳、反電詐、反邪教等工作。過去一年62名網格員深入田間地頭、走進百姓家中,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28起,實現矛盾糾紛“發現即調處、遇到即化解”。(鄭雪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