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績溪縣緊扣“政治強、本領硬、作風優”目標,以“鑄魂賦能、實戰練兵、嚴管厚愛”為路徑,創新構建“三維聚力”培養體系,推動干部隊伍整體素質躍升,為鄉村振興和縣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鑄魂強基,鍛造政治過硬“先鋒隊”。理論筑基強信念。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意識形態、鄉村振興、經濟發展、非公黨建、黨性修養等重點領域,設置縣委主體班次9期、縣委專題班次5期,培訓人員686人次,有效提升各級各類黨員干部政治素養。圍繞縣委“七項重點任務”工作要求,堅持“缺什么,補什么”,選派學員赴長三角等先發地區參觀學習12批521人次。黨性錘煉守初心。依托縣內皖南旌績邊游擊根據地、百坑革命烈士紀念碑、許家朋革命烈士紀念館等紅色資源,精心選材,制定本土教學“菜單”。通過組織領導干部前往紅旗渠、井岡山等紅色教學點開展沉浸式教學,從歷史脈絡中汲取前行力量,從英雄事跡中汲取成長“養分”,激勵和引領新時代干部擔當作為。近年來,組織全縣領導干部開展黨性教育15余次。品牌引領樹標桿。打造“徽嶺先鋒”黨建品牌,實施“頭雁領航”“青藍結對”行動,優選121名優秀年輕干部擔任年輕干部“成長導師”,通過領導干部“一對一”、業務骨干“師帶徒”等形式,加強日常思想引領、工作指導。開展“百名股長五比五評”,激發干部破題攻堅活力。選樹“優秀股長”14名,形成“比學趕超”良好氛圍。
實戰淬煉,鍛造能力過硬“攻堅隊”。一線壓擔增本領。選派278名年輕干部到重大斗爭一線以及艱苦復雜環境、關鍵吃勁崗位實踐鍛煉,安排14名縣直優秀年輕科級領導干部掛任鄉鎮黨政班子成員,圍繞縣域發展主導產業,成立高端金屬新材料、食品醫衛2個產業研究服務專班,安排42名優秀干部駐外招商、招才引智,選派縣鄉村60余名干部到滬蘇浙等先發地區跟班學習。多崗歷練拓視野。根據干部專業特長,有針對性的安排到縣經開區、臨溪鎮等經濟主戰場歷練提升。組織15名干部到縣規上企業掛職鍛煉、開拓視野。開展全縣股級干部跨部門交流工作,實現任職回避和交叉鍛煉“雙管齊下”。2024年以來共計開展跨部門輪崗交流72人次,打破“崗位固化”壁壘,提升綜合能力。動態跟蹤激活力。圍繞老舊小區改造、歷史遺留問題化解等20項硬骨頭任務,形成“周調度、月比武、季評星”推進機制。2024以來年累計破解征地拆遷難題36個,化解矛盾糾紛20件。在重大任務中設置“特殊考場”,組建3個督查組,采取“四不兩直”方式,不定期赴11個鄉鎮、36個防汛指揮部成員單位開展責任落實、值班值守等情況督查,形成“一事一記”紀實檔案50余份。
嚴管厚愛,鍛造作風過硬“清廉隊”。監督從嚴劃紅線。出臺《績溪縣縣管干部日常細微管理監督辦法(試行)》,加強對年輕干部生活作風、廉潔自律等八小時以外內容監督,建立八小時外行為清單,并實行季度報告。通過走訪等形式,隨機向“兩代表一委員”、服務管理對象、社區工作人員、家庭成員等了解年輕干部表現,加強對年輕干部的全方位監督。激勵從實鼓干勁。積極審慎開展澄清正名和容錯糾錯工作,穩妥做好被問責干部考核評價和重新任用工作。2024年以來,共開展容錯糾錯和澄清正名4次。印發《績溪縣“談心談話日”工作方案》,堅持問題導向,做到“五談五提升”,既注重談話深度,又體現組織溫度。常態化推進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規定和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員等級晉升工作,激勵干部擔當作為。關懷從細暖人心。實施建立“三必談五必訪”機制:崗位調整必談、考核落后必談、出現苗頭性問題必談;家庭變故必訪、生病住院必訪、取得重大成績必訪、遭遇挫折必訪、長期外派必訪。利用每年的新錄用公務員、高層次人才座談會,縣委主要領導和縣直有關單位就干部遇到的實際問題商討解決方案。2024年以來共計解決干部住房、婚戀、出行等實際問題87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